close

乾癬的中醫治療篇

【自體免疫疾病】

~乾癬的中醫治療篇

壹、前言:

乾癬屬於中醫【銀屑病】中的一型,西醫又稱【牛皮癬】。

銀屑病在中醫古籍文獻中屬於【白疕】、【蛇虱】、【松皮癬】的範疇。

中醫外科傳統將癬列為【癬疥瘡風丹】之一。

疕,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記載。

1. 《周禮》載有疕瘍;《五十二病方》有身疕的記載,可見當時泛指瘡瘍而言。

2. 《證治準繩 ‧ 瘍醫》:「遍身起如風疹疥丹之狀,其色白不痛,但搔癢抓起白疕,名曰蛇虱。」

3. 《外科大成‧卷四‧白疕》:「白疕,膚如疹疥,色白而癢,搔起白疕,俗稱蛇虱,

4. 由風邪客於皮膚,血燥不能榮養所致,宜搜風順氣丸,神應養真丹加白蛇之類。」

5. 《醫宗金鑑‧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白疕,此證俗名蛇虱,生於皮膚,型如疹疥,色白而癢,搔起白皮。由風邪塞於皮膚,血燥不能營養所致。初服防風通聖散,次服搜風順氣丸,以豬脂,苦杏仁等分共搗,絹包擦之俱效。」

6. 《外科證治全書 ‧ 卷四 ‧發無定處證》:「白疕,一名疕風,皮膚乾燥搔癢,起如疹疥而色白。搔之屑起,漸至肢體枯燥乾裂,血出痛楚,十指間皮厚而莫能搔癢。因歲金太過,至秋深燥金用事,乃得此證。多患於血虛體瘦之人,生血潤膚飲主之。用生豬脂搽之。」

中醫的治療,對於自體免疫疾病,已破壞的疾病,可以延緩惡化、減少不舒服的症狀,對於初病,可以修復異常的體質,使免疫系統恆定,恢復正常。

 

貳、問與答:

一、問: 乾癬與其它皮膚病,如何判別呢?

答:善慧堂中醫診所-李秋慧中醫師表示:

1. 慢性濕疹:多生於【屈側,劇癢,色素沉著】,鱗屑少,不呈銀白色,抓之無出血點。

2. 玫瑰糠疹:多發於軀幹,皮損是【鮮紅色斑片】,鱗屑少,多數12個月可以自癒。

3. 白屑風:(脂漏性皮膚炎) 皮損邊界不清,頭皮部常有較多的【灰白色或灰褐色】油膩細小鱗屑,日久有脫髮現象。

 

二、問:乾癬,中醫如何辨證分型呢?

答:善慧堂中醫診所-李秋慧中醫師表示:

(實證:急性期,治宜【清熱涼血解毒】。

1. 血熱證。

2. 火毒熾盛,鬱於血分。

3. 濕毒濕熱蘊結。

4. 血瘀證。

(虛證:緩解期,治宜【益氣養陰、養血活血化瘀】。

1. 陰虛血瘀。

2. 氣陰兩虧。

3. 血虛風燥。

 

三、問: 乾癬,實證中醫如何分型呢?

答:善慧堂中醫診所-李秋慧中醫師表示:

1.血熱證:

A.主證:皮損不斷增多,篩狀出血明顯,【鱗屑較厚,搔癢明顯】。

B.   兼證:伴有怕熱、頭痛、口渴、口乾舌燥、心煩、大便乾結、小便黃。

C.舌脈:舌質紅絳、苔黃膩,脈洪滑數。

D.治法:清熱涼血,解毒袪風。

2. 火毒熾盛,鬱於血分:

A.主證:在血熱證的基礎上,病兆顏色鮮紅加劇,很快擴展,【全身彌漫性掀紅】,僅留小片正常皮膚 。

B.   兼證:伴有寒戰、【高熱、頭痛】、關節酸痛、口渴、大便乾結、小便黃赤。

C.舌脈:舌質紅絳、苔黃膩,脈洪滑數。

D.治法: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。

3. 濕毒濕熱蘊結:

A.主證:皮膚【大片表淺膿皰,有燒灼感】。

B.   兼證:發熱口乾渴,大便秘結。

C.舌脈:舌質紅苔白。

D.治法:涼血解毒,清熱利濕。

4.血瘀證:

A.主證:皮損肥厚,顏色暗紅,經久不退,皮膚乾燥。

B.   兼證:伴有頭暈眼花,面色晄白,【有輕度搔癢或不癢】,口乾不欲飲。

C.舌脈:舌質紫暗或見瘀點、瘀斑,脈澀或細緩。

D.治法:活血化瘀行氣。

 

四、問:乾癬好發於哪部位?

答:善慧堂中醫診所-李秋慧中醫師表示:

1.頭皮、髮際邊緣、耳後。

2.大關節的伸側面。

3.膝前、肘後。

4.背部、腰部、尾骶骨。

5.指甲甲板上常出現小凹點、指甲甲床脫離,增厚變混濁。

 

五、問: 我有乾癬,西醫已治療3年多了,經常反覆發作,可以中醫治療嗎?

答:善慧堂中醫診所-李秋慧中醫師表示:

1. 在皮膚醫學認為其與個體免疫功能紊亂有關,可能是一種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。

2. 通常西醫使用【免疫抑制劑、或類固醇類】藥物進行治療,這些西藥物對乾癬有抑制療效,【只能短期使用】,而且部分藥物的毒副作用明顯。

3. 相對西藥治療本病的局限性,依專業合格的中醫師辨證論治,中醫中藥具有療效佳,【副作用相對較小】的特點。


 

善慧堂中醫診所---李秋慧中醫師~提醒您~

若有異常體質問題,請找專業合格的中醫師,    

為您的病情,辨病診斷對證用藥,根本治療,

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、偏方,以免傷身。

【千金難買,早知道~病重、藥輕,難康復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乾癬的中醫治療篇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慧堂中醫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