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癬的症狀
善慧堂中醫診所-李秋慧醫師常遇到,臨床有許多患者,總是會問李醫師,他以前是實熱體質,現在怎麼是濕熱體質?
善慧堂中醫診所-李秋慧醫師表示,體質不是一輩子恆定不變的,會因為生活習慣、環境因素而改變,可能變成陰、陽、表、裡、寒、熱、虛、實整個乾坤大挪移,所以,要根據現在的體質服用中藥,舊的藥方就沒用了。
當體質變虛,慢性疾病就找上你了,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症,嚴重者甚至會腦中風了,不管胖、瘦都會中風,要有基本常識才行。
壹、 前言:
一、 乾癬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、慢性發炎性及表皮增生性的疾病,俗稱牛皮癬,非由黴菌造成。
二、 在臨床上有許多不同的表現類型,好發於膝蓋、手肘、頭皮、四肢、薦部、肢體軀幹形成一塊塊像牛皮厚的斑塊,上面覆蓋著銀白色的皮屑,掉之不盡。
三、 目前乾癬病因不明且病情纏綿,患者最大困擾的莫過於因外觀所引起的生活或是社交障礙。
貳、 西醫治療:
一、 發生率:男女的發生率是相等的。
在任何年齡都可能出現乾癬,依據臺大的統計男性平均出現於35.5 歲,而女性為30.4 歲。
二、 乾癬病因及誘發因素:
(一) 遺傳因素:父母有一人患乾癬,則10% 子女會得此病;雙親皆有乾癬,則40% 子女可能罹患本病。
(二) 物理性創傷:重複的傷口、摩擦或搔抓為主要因素。
(三) 藥物:如皮質類固醇、口服鋰鹽、抗瘧疾藥物、干擾素治療等。
(四) 感染:40% 的患者具有激發感染史、感冒、扁桃體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。尤以β- 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與此關係較為密切。
(五) 壓力:40% 以上的成人或小孩發病受壓力影響。
(六) 其他因素:外傷、手術、季節變化、內分泌變化、妊娠、刺激性食物、勞累後出汗、不恰當的光療、發怒、屋塵過敏、接觸油漆等。
(七) 另外,突發性的乾癬可能與愛滋病毒感染相關。
三、 病理變化:
(一) 表皮角質層明顯增厚,角化不良現象。
(二) 顆粒層會局部變薄甚至消失。
(三) 中性白血球堆積,稱為Munro氏微膿瘍。
(四) 棘細胞層則呈規則波浪狀明顯增厚。
(五) 基底細胞增生且細胞分裂現象明顯增加。
四、 臨床表現四大特點:
(一) 界限清楚而明顯。
(二) 表面有鬆散的銀屑。
(三) 在皮屑之下的皮膚為滑亮均質的紅斑。
(四) Auspitz sign:用機械性方式移去皮屑後在紅色表皮上出現小血滴, 此外20% 的病人會有Koebner's 現象,就是皮膚受傷處會誘發乾癬形成。
五、 乾癬西醫治療:
1. 外用療法:
(1)外用類固醇軟膏、維生素D。
(2)Anthralin(Dithranol) 。
(3)焦煤油及紫外線 。
2. 系統性療法:
(1) Methotrexate(MTX) 免疫抑制劑。
(2)光化學療法(PUVA)。
(3)口服類固醇。
(4)維他命A酸。
(5)其他藥物。
參、 中醫病理:
一、乾癬屬於「銀屑病」中的一型,又稱牛皮癬,屬於西醫病名。而銀屑病在中醫古籍文獻中屬於「白疕」、「蛇虱」、「松皮癬」的範疇。中醫外科傳統將癬列為「癬疥瘡風丹」之一。
二、疕,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記載:
(一) 《周禮》載有疕瘍;《五十二病方》有身疕的記載,可見當時泛指瘡瘍而言。
(二) 《證治準繩‧ 瘍醫》:「遍身起如風疹疥丹之狀,其色白不痛,但搔癢抓起白疕,
(三) 名曰蛇虱。」
(四) 《外科大成‧卷四‧白疕》:「白疕,膚如疹疥,色白而癢,搔起白疕,俗稱蛇虱,
(五) 由風邪客於皮膚,血燥不能榮養所致,宜搜風順氣丸,神應養真丹加白蛇之類。」
(六) 《醫宗金鑑‧外科心法要訣》:「白疕,此證俗名蛇虱,生於皮膚,型如疹疥,色白而癢,搔起白皮。由風邪塞於皮膚,血燥不能營養所致。
(七) 初服防風通聖散,次服搜風順氣丸,以豬脂,苦杏仁等分共搗,絹包擦之俱效。」
(八) 《外科證治全書‧ 卷四‧發無定處證》:「白疕,一名疕風,皮膚乾燥搔癢,起如疹疥而色白。搔之屑起,漸至肢體枯燥乾裂,血出痛楚,十指間皮厚而莫能搔癢。
(九) 因歲金太過,至秋深燥金用事,乃得此證。多患於血虛體瘦之人,生血潤膚飲主之。用生豬脂搽之。」
(十) 疕,如同匕首插入皮膚一樣以形容其病情的頑固性
(十一) 《諸病源候論‧ 瘡瘍諸候》:「乾癬,但有匡郭,皮枯搔癢,搔之白屑出是也。」
(十二) 《醫學入門》:「風癬即乾癬,搔之則有白屑。」
(十三) 《外科正宗》:「風癬如雲朵,皮膚嬌嫩,抓之則起白屑。」
(十四) 《醫宗金鑑》:「四曰牛皮癬,狀如牛領之皮,厚而且堅,五曰松皮癬,狀如蒼松之皮,紅白斑點相連,時時作癢。」
三、病因病機:
(一) 《諸病源侯論》:「此由風濕邪氣,客於腠理,復值寒濕,與血氣相搏,則血氣否澀,發此疾也。」
(二) 「若風毒氣多, 濕氣少,則風沉入深, 故無汁, 為乾癬也。」
(三) 可以看出內因為血氣,外因為風寒濕之學術思想。
肆、 三大學說:
一、血熱風毒說:
(一) 《醫學入門》:「疥癬皆血分燥熱,以致風毒客於皮膚,浮淺者為疥,深沉者為癬。」
(二) 說明了血分燥熱是發病的內因,風毒客於皮膚則是外因,兩者博結日久則發癬。
二、血虛說:
(一) 《外科證治全書》:「因歲金太過,致秋深燥金用事,乃得此証。多患於血虛體瘦之人。」
(二) 體瘦血虛日久生風,燥邪太過化風,致深秋發病者多。
(三) 此外,此病雖由風濕熱毒犯及肺脾,蘊而不解,外發肌膚而成。然日久則耗血,亦致血燥,而遷延難愈。
三、血瘀說:
(一) 血熱久留,血受熱則煎熬成塊。
(二) 此外,銀屑病多由風熱之邪結聚肌膚,氣血運行不暢則肌膚失於濡養;還可由營血虧耗、生風生燥;更兼風寒外,營血失調所致,這些因素均能導致經絡阻隔,氣血凝滯。
善慧堂中醫診所 李秋慧中醫師~提醒您~
若有體質問題,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,
為您的病情,做有效的診斷用藥,根本治療,
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,以免傷身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