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脫垂的中醫治療
壹、
前言:
一、子宮脫垂是指子宮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,子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。
二、甚至子宮全部脫出於陰道口外,稱為子宮脫垂。
一、產孕過早:過早結婚生育或生產多次,造成骨盆腔肌肉組織鬆弛是本病最重要的原因。
二、分娩損傷:如由於難產,急產,巨大胎兒的娩出,手術產等均可造成子宮頸旁組織、骨盆筋膜、骨盆底肌肉主筋膜過度伸展與裂傷。
三、特別是當子宮口尚未開全,而過早使用束腹帶增加腹壓或施行手術時,更使這些支持結構遭到嚴重破壞,使其支持功能減弱或喪失,發生子宮脫垂。
四、產後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:尤其是增加腹壓的肩挑抬擔等勞動。可導致脫垂,嚴重者甚至可導致直腸與膀胱同時膨出。
五、更年期或絕經期後,由於卵巢功能逐漸衰退,雌激素水平下降,生殖道的支撐減弱,出現子宮脫垂。
六、先天性盆腔組織發育不全。
七、長期咳嗽等腹壓長期過大,身體虛弱亦可導致子宮脫垂。
一、腰骶部酸痛:尤以尾骶部為甚,勞動後更加明顯,臥床休息後可緩解。此外,患者感下腹、陰道、會陰部下墜,也因勞累後加重。
二、陰道脫出腫物:
(一)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陰道內脫出,於行走、體力勞動時更加明顯,臥床休息後自行回縮。
(二)脫垂嚴重者,終日掉在外面,不能自行回縮,由於行走活動,與衣褲摩擦而感不適。
(三)久經摩擦而發生潰瘍、感染、分泌物增多,甚至出血,日久局部組織增厚硬化;
(四)長期子宮嚴重脫垂至膀胱時可以使用手術切除,後以中藥調理術後不適。
三、泌尿道症狀:
(一) 大多數子宮脫垂患者,當其大笑、劇烈咳嗽、體勢用力時,腹腔壓力突然增加,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。
(二) 子宮脫垂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,但出現壓力性尿失禁,起因於膀胱與尿道的解剖位置改變。
(三) 少數子宮脫垂患者,排尿困難,導致尿瀦留,需用手指將膨出的膀胱向前推後,才能排尿。
(四) 其原因為膀胱膨出嚴重,脹大的膀胱位置低於尿道。
四、月經改變、白帶多:
(一) 由於骨盆腔臟器脫垂,導致血液循環障礙,局部瘀血,影響正常月經,可使月經量過多。
(二) 此外,由於血液循環障礙脫出臟器併發潰瘍、感染,致使白帶增多,並伴有血性分泌物。
五、一般也不影響受孕、妊娠和分娩,但子宮脫垂不能回縮者,臨產後可出現子宮頸水腫,而子宮頸擴張困難致難產。
本病病機總由正虛,但臨床上應著重區分氣虛、腎虛或虛中挾實三種證型。
一、氣虛:
(一)子宮下移或脫出於陰道口外,勞則加劇,臥則消失,小腹下墜,四肢無力,少氣懶言,面色少華;
(二)小便頻數,帶下量多,質稀色白,舌淡苔薄,脈虛細。
二、腎虛:
(一) 子宮下脫,腰酸腿軟,小腹下墜,小便頻數,夜間尤甚,
(二) 頭暈耳鳴,舌淡紅,脈沉弱。
三、濕熱:
(一) 子宮脫出陰道口外,表面潰爛,黃水淋漓,或小便灼熱,
(二) 或口乾口苦,舌質紅,苔或黃膩,脈或沉乏力。
伍、 注意事項:
一、注意臥床休息,睡時宜墊高臀部或腳,抬高二塊磚的高度;
二、產後應舒適平躺按摩腹部,幫助子宮恢復彈性與排出惡露。
三、產後不過早下床活動,特別不能過早地參加重體力勞動;
四、產後3個月內不要倒立、仰臥起坐或做粗重工作。
五、避免長期站立或下蹲、屏氣等增加腹壓的動作;
六、束腹帶無益瘦肚子,產後不需使用,若剖腹產後,為壓迫傷口、避免滲血,徵詢醫師後,可使用數天。
七、保持大小便的通暢;產後3個月起配合運動,訓練腰肌與腹肌。
八、及時治療慢性氣管炎、腹瀉等避免增加腹壓的疾病。
九、哺乳期不應超過兩年,以免子宮及其支持組織萎縮。
十、適當進行身體鍛煉,提高身體素質;
十一、
產前到產後持續練習骨盆肌肉收縮運動,可預防尿失禁、陰道鬆弛,以及子宮、膀胱下垂。
十二、
增加營養,多食有補氣、補腎作用的食品;
十三、
坐月子不要吃太補、太油,應以調理體質,使營養均衡為原則,多躺著休息。
十四、
節制房事。
善慧堂中醫診所
李秋慧中 醫師~提醒您~
若有體質問題,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,
為您的病情,做有效的診斷用藥,根本治療,
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,以免傷身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