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

 

 

壹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前言 :

 

一、  
估計,糖尿病人中,約90-95%是屬於非胰島素依賴型或稱為第二型糖尿病。

 

二、  
以前稱為成年型糖尿病,是指這型糖尿病通常發生在40歲以後,並且大多是在55歲以後發生。

 

 

三、  
估計有近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得病,原因是糖尿病的症狀常常是慢慢發生,並且在開始時往往不易察覺。

 

 

四、  
有時病人祗覺得不明原因的疲倦或不適感,而不一定有所謂糖尿病三多:多喝、多尿、多吃的症狀。

 

 

五、  
糖尿病是會產生許多慢性合併症,包括心臟血管、眼睛腎臟和神經方面的病變。

 

 

六、  
雖然專家目前仍未找出糖尿病的病因或根治的方法,但事實証明適當地控制血糖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範圍,是可以將合併症發生和進展的機會減至最低。

 

 

七、  
治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方法一般包括將體重減輕、運動及中西藥物合併治療。

 

 

貳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糖尿病的中醫調理:

 

一、中醫學很早以前就已有關於此病的記載。在中醫學文獻中,將糖尿病歸屬於消渴病的範疇。

 

二、中醫學消渴病的臨床表現,基本上概括了糖尿病的特徵,可以講在世界醫學史上對糖尿病的記載,以中國較早。

 

 

三、歷代探討消渴病的中醫文獻衆多,而現代中醫學亦已用與西醫學同樣的標準來診斷糖尿病,對該病的理論、臨床與實驗研究也非常之多,因而對該病的預防、治療與調理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

 

 

四、中醫學認爲糖尿病的病因病機主要為飲食不節、情志失調、勞欲過度、稟賦不足等,導致人體陰津虧損、燥熱偏勝。

 

 

五、另外,由於消渴病常波及多個臟腑,病變影響廣泛,未及時治療以及病情嚴重的患者,常可並發多種病症,甚至導致死亡。

 

 

參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糖尿病的原因:

 

一、正常人進食後,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分解後,產生葡萄糖,葡萄糖經由 血液運送至全身,包括胰臟,會刺激胰臟釋出胰島素,胰島素可幫助葡萄糖進入身體各組織細胞,轉變成能量,或貯存在肝、肌肉以及脂肪細胞中。

 

二、如果沒有胰島素,或者身體各組織對胰島素不發生反應,則葡萄糖就不 能被利用,於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會上升。

 

 

三、當血糖升高到某一程度, 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,葡萄糖便會從尿液中 "" 出,所以稱之為 糖尿病。

 

 

四、其實血糖超過訂定的標準便算是糖尿病,不一定要有尿糖存在才算糖尿病,由於血糖要高到某程度才會有尿糖出現,所以測定血糖較尿糖準確,目前診斷糖尿病是以測定血糖為主。

 

 

五、胰臟是一個位於胃後下方的橫置扁長型器官,重量不到1/ 4公斤,較大的 一端稱為頭部(內側),較細長的一端稱為尾部(外側)。主要的功能包括外分泌和內分泌兩部分。

 

 

六、胰臟外分泌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直接將消化酵素分泌到腸道中,協助消化食物。在胰臟的尾部中有許多細胞聚集而成的小島,稱為胰島,主要的功能是分泌賀爾蒙到血液中,屬於內分泌系統,也就是與糖尿病有關的部分。

 

 

七、在胰島中有一種細胞叫做貝他細胞,主要分泌的賀爾蒙是胰島素。它可 感應血中葡萄糖濃度的分秒變化,並適時適量地分泌出胰島素到血液中,循環全身,協助血糖進入身體各細胞,維持血中葡萄糖濃度在正常範圍
之內。

 

 

八、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我們的養分進入身體組織細胞,提供細胞正常 運作所需要的能量。它的作用就像一根門匙,打開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通
道,讓葡萄糖能夠順利進入細胞。

 

 

九、當我們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時(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);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(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就是屬於此種情況),除了因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所產生之血糖上升外,體內的脂肪、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都會發生異常現象。

 

 

十、然而上述兩種糖尿病的病因,短期結果,和治療雖然有所不同,但他們都會造成相同的長期健康問題。

 

 

十一、     
兩者都會影響我們身體去利用食物消化 後所產生的能量。糖尿病不會干擾消化,但會使得人體無法有效利用食物消化後的產物-葡萄糖(通常稱為糖),來產生能量。

 

 

十二、     
正常人在用餐後,消化系統把食物分解成葡萄糖。由血液攜帶循環全身,血糖便會升高,胰臟因應血糖的升高,會釋放出胰島素至血流中,促使組織代謝葡萄糖來逕生能量,致使血糖恢復正常。人體中過剩的葡萄糖將被運到肝臟、肌肉或脂肪組織貯存,作為平時非用餐期間身體能量的來源。

 

 

十三、     
一旦有糖尿病,這過程就不會正常進行。罹患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人,其胰臟並不產生胰島素,此情況通常發生於童年,因此也稱為第一型(以前稱為幼年型)糖尿病。若患有此型糖尿病病人,必須每天注射胰島素才能生存下去。

 

 

十四、     
罹患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,其胰臟通常會產生一些胰島素,但他們的身體組織卻不能對胰島素的作用產生良好反應,所以無法正常代謝葡萄糖,此情況稱為胰島素抗性,胰島素抗性是構成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。

 

 

肆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糖尿病的症狀:

 

一、    
因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,影響血糖進入肌肉和脂肪組織,使血糖上升。當血糖高達180 mg/dl時,超過腎臟再吸 收糖的極限,糖份內便從小便中排出。

 

二、    
由於糖本身的滲透壓高,在糖份從小便中排出時,會伴隨大量水份和電解質的流失,使得細胞脫水,所 以會出現尿多,口渴,多吃,疲倦,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。

 

 

三、    
其他症狀還包括手腳發麻,視覺模糊,皮膚傷口不易癒合,女性會陰發癢等。 糖尿病症狀可以是慢慢發生的,起初時不易察覺,也有些人,甚至不覺得有任何不適的症狀。

 

 

四、    
如果有人問起關於糖尿病方面的健康問題,醫師亦可察覺此人罹患糖尿病。譬如,心臟疾病、視覺改變、足部及大腿發麻,或疤痕難以癒合,可促請醫師檢查。這些症狀並不意味著此人得到糖尿病,但任何人有此類問題都應該找醫師。

 

 

伍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糖尿病分類:

 

糖尿病是一種多樣性的症候群,雖然其基本表現都以高血糖為主,但致病原因各異。197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首先提出了現在通用的糖尿病分類與命名辦法,就是糖尿病分為:

 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一型(胰島素依賴型)糖尿病。

 

 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第二型(非胰島素依賴型)糖尿病。

 

 
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其他情況所引起的糖尿病

 

 
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另外還有葡萄糖耐受不良和妊娠性糖尿病及世界衛生組織(WHO)1985 修訂成目前的版本中特別提出營養不良有關之糖尿病。

 

 



陸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導致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原因:

 

 

一、    
例如,吃糖不會導致糖尿病,但食用大量的糖和高脂肪食物會使體重增加。而多數發生糖尿病的人體重是過重的。

 

 

二、    
科學家們並不完全瞭解,為什麼肥胖會增加某些人罹患糖尿病的機會,但他們相信肥胖是導致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。

 

 

三、    
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是胰島素抗性。科學家仍在研究胰島素抗性的原因,他們已發現兩種可能性。

 

 

四、    
第一個可能是細胞上胰島素的受體有缺陷,就像電器需要將插頭插入插座一樣,胰島素必須結合受體才能產生作用。

 

 

五、    
受體可以出現某些問題、受體數目不夠、或者是受體出現缺陷以致無法與胰島素結合。

 

 

六、    
第二個可能原因是發生在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後的後續過程,胰島素可正常地與受體結合,但細胞卻無法接收到應有的訊號去代謝葡萄糖,科學家正在研究為什麼細胞會發生這種情形。

 

 

柒、易患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:

 

一、    
年齡、性別、體重、運動、飲食、生活型態及家族病史都會影響每個人得 到糖尿病的機會。如果父母或兄弟姊妹有糖尿病,則得到糖尿病的機會便會增加。

 

二、    
專家目前發現糖尿病好發於某些族群。相信這是由於遺傳及環境因素如飲食和生活習慣所造成的,糖尿病的罹患率是隨大而增加,性別並非是危險因素。

 

 

三、    
既然我們無法改變家族史、年齡或種族,但控制體重保持健康體態是吾人可以做到的。如果您對自己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有疑問,可請教專科醫師,醫師也可以作出建議指導您降低糖尿病風險的方法。

 

 

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糖尿病的診斷:

 

目前診斷糖尿病,主要依據血糖質高低來判斷。通用的有世界衛生組織標 準和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標準。以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標準來說:

 

一、    
正常(無懷孕)成人空腹血中葡萄糖的濃度(簡稱血糖)< 115 m g/dl

 

 

二、    
飯後兩小時血糖是< 140 m g/dl

 

 

玖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
診斷糖尿病的方法:

 

一、醫師會評估病人是否有糖尿病典型的症狀如口渴、頻尿、多吃、體重下降 等和隨機測試病人血糖來診斷糖尿病。

 

二、當血糖升至某一程度,會從腎臟排出,出現尿糖。但是單獨尿液試驗是不足以診斷糖尿病的。

 

 

三、第二個方式是測試在早餐前(空腹血糖)或飯後(飯後血糖)的血中葡萄糖濃度。

 

 

四、當簡單的血糖測試無法判定糖尿病時,可進行口服葡萄糖耐性試驗。口服葡萄糖耐性試驗是在喝下75公克葡萄糖後兩小時內每30分鐘測試血糖一次。

 

 

五、正常人通常在快速喝下糖水後,血糖會上升,刺激胰島素分泌,促使人體 代謝葡萄糖,所以即使在喝下糖水後血糖仍會保持在某一程度之下。但糖尿病人,血糖將高居不下。

 

 

六、診斷標準:

 

(一)隨機測得的血糖(所謂隨機血糖是指無論空腹與否)200mg/dl或以上, 同時合併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(包括多喝、多尿、多吃、體重下降等症狀。)

 

(二)空腹靜脈血糖有兩次是140mg/dl或以上。

 

 

(三)空腹靜脈血糖 200mg/dl或以上,加上試驗過程中有一次血糖是
200m g/dl或以上;可判定是糖尿病。

 

 

(四)但如果2小時的靜脈血糖介於140200mg/dl間,加上試驗過程中有一 次血糖是200mg/dl或以上;就可說是葡萄糖耐受不良。

 

 

(五)葡萄糖耐量試驗並不是診斷糖尿病的必要手段,實施的時機,不外乎:

 

 

1、空腹或隨機血糖不足以診斷糖尿病

 

 

2、懷孕期間或分娩後用來確定妊娠型糖尿病診斷

 

 

3、用來診斷葡萄糖耐受不良。

 

 

(六)依據這些試驗和檢查,醫師大多可確定此人是否有糖尿病。若血糖值在不
正常邊緣時,則應該定期監測血糖。

 

 

(七)若有體重過重,則應飲食控制、減輕體重和多作運動。

 

 

(八)同時應檢查其他與糖尿病有關的問題,如心臟、腎臟、神經和眼睛等,原因是糖尿病會併發這些問題。

 

 


 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

 

 

 

善慧堂中醫診所  李秋慧中醫師~提醒您~

 

 


 

 

 

若有體質問題,請找合格專業的中醫師,

 

 


 

 

 

為您的病情,做有效的診斷用藥,根本治療,

 

 


 

 

 

請勿自行使用網路中草藥偏方,以免傷身。

 

 
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善慧堂中醫診所 的頭像
    善慧堂中醫診所

    善慧堂中醫診所*李秋慧中醫師***預約專線:(02)2986-9058

    善慧堂中醫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